近幾十年來,利用稱為濾筒的褶式濾料濾芯元件的粉塵收集已成為工業通風需求的普遍解決方案。 濾筒式除塵設備根據濾筒方向和箱體氣流設計可分為兩類:
1) 沉流式除塵器設計,配有水平放置的濾筒和位于所有濾材上方的臟空氣進氣口,以及
2) 橫流式或上流式除塵器設計,配有垂直掛式濾筒和位于濾材下方或側面的臟空氣進氣口。
工業通風市場中有一些人聲稱,配有垂直掛式濾筒的除塵器性能更為出眾;他們引用了一些沒有數據支持的逸聞示例。 然而,可信的事實支持沉流式除塵器設計優勢,包括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學家會議 (ACGIH®) 工業通風手冊:
工業通風手冊第 8.3.2 節中陳述,美國環境保護局發起的研究表明,臟空氣氣流的向下流動可帶來出眾的性能表現。 這種向下流動可與重力一起作用,將粉塵顆粒輸送至灰斗,從而減少再沉積。
在回顧有關該主題的其他因素之前,簡要回顧一下筒式除塵的起源是有益的。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濾筒式除塵器最初設計用于復制袋式除塵器,這些除塵器配有垂直掛式布濾袋,臟空氣會通過濾芯下方進入除塵器。 (見 圖 A。) 濾芯元件的褶式濾料可提供出眾的過濾效率,并且與同類織物濾袋相比排放更低。 然而,新型除塵器仍然具有許多與其袋式除塵器前身同樣的局限性,包括:
- 從清潔濾筒中排出的粉塵在進入灰斗/密閉殼之前仍然需要抵抗進入的空氣。 這導致濾材表面粉塵二次揚塵,凈運行壓降升高,濾芯使用壽命縮短。
- 由于維修濾芯仍然需要操作人員通過大檢修門打開臟空氣室,濾芯更換活動一直耗時、臟亂,且通常令人不悅。